人民網上海6月12日電(記者沈文敏)今天是端午節,作為上海地鐵公共文化宣傳系列之一的傳統歷史文化推廣活動,上海地鐵首次打造了“‘艾’在地下鐵”為主題的端午民俗文化專列,將五彩縷、掛蛋兜等兒時記憶重現眼前。
據了解,此次上海地鐵首度創意以“人氣神草”——艾葉為主元素的綠色端午地鐵專列,旨在嘗試通過創意的車廂裝飾和別具一格的整體布置,來體現濃厚的端午文化氛圍,給乘客營造溫馨節日出行氛圍的同時,也向乘客傳遞端午民俗文化,用更新穎的形式和更接地氣的方法宣傳和傳承傳統文化。
(鏈接)端午民俗列舉
吃粽子
據記載,早在春秋時期,就有包粽子的習俗。一直到今天,每年農歷五月初,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。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
賽龍舟
相傳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而死,許多人爭先恐后劃船追趕拯救,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。從此每年五月五日(農歷)賽龍舟以紀念
掛艾草
艾草有驅除蚊蠅蟲蟻、凈化空氣的作用。它代表招百福,插在門口,可使身體健康,民間認為它有驅邪免疫的神效。自古,端午節家家必插艾以應節景
洗艾澡
據《大戴禮》記載的古俗——端午洗艾澡,百病都趕跑一說。這一風俗一直延續至今,不論男女老幼,全家都洗,據說有治皮膚病、除菌健膚的功效
五彩縷
亦叫長命縷、辟兵紹,以五色絲結而成索,或懸于門首,或戴小兒項頸,或系于手臂,或掛于床帳、搖籃等處,俗謂可避宅除病、保佑安康、益壽延年
點雄黃
古時人們認為五月是個毒月,五日是個惡日,所以每到端午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草,頭上戴菖蒲,并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“王”字。據說,這樣可使百鬼畏懼,保命長生
刺五毒
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出沒的時間,所以古人制五毒圖刺之,以求祛除災病。刺五毒,就是把五毒的畫像做成靶子,參加者用飛鏢投刺五毒
掛蛋兜
端午節送蛋、掛蛋兜的習俗已延續兩千多年,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。每到這天,大人會將咸蛋煮熟掛在孩子胸前,祈求平安。后來,掛蛋習俗發展為互相送蛋,為送蛋送福氣之意。 |